王者荣耀基础属性概念一览
在王者荣耀中,英雄的属性主要包括生命值、物理攻击力、法术攻击力、物理防御力和法术防御力。这些属性会对英雄的战斗能力产生直接影响。其中,生命值是英雄的基础生存值,直接关系到英雄的生存能力;物理攻击力和法术攻击力则关系到英雄的输出能力,是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因素;物理防御力和法术防御力则是对抗敌方攻击的重要手段。除了这些基础属性外,还有一些特殊属性,如暴击、暴击率、移动速度等,也会对英雄的战斗能力产生影响。
二、重要属性分析
1. 生命值:生命值是所有属性中最基础的一项,它直接关系到英雄的生存能力。在战斗中,拥有足够生命值的英雄可以承受更多的伤害,从而为团队创造更多的输出机会。因此,提升生命值是每个英雄都需要重视的一项属性。
2. 攻击力/防御力:攻击力和防御力是相辅相成的。提升攻击力可以提高英雄的输出能力,而提升防御力则可以提高英雄的生存能力。在战斗中,攻击力和防御力的提升可以有效地提高英雄的战斗能力,从而在战斗中取得优势。
3. 技能伤害:技能伤害是决定英雄输出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高伤害的技能可以对敌人造成巨大的威胁,甚至可以直接击败对手。因此,提升技能伤害也是非常重要的。
4. 暴击率和暴击伤害:暴击率和暴击伤害是王者荣耀中的特殊属性之一。它们可以提高英雄在战斗中的爆发能力,使英雄在短时间内造成巨大的伤害。在战斗中,拥有高暴击率和暴击伤害的英雄往往能够成为对手的噩梦。
三、新手推荐提升的属性
对于新手玩家来说,由于经验和技能的限制,建议优先提升以下属性:
1. 生命值和攻击力:这两个属性可以提高英雄的生存能力和输出能力,对于新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购买装备或者提升英雄等级来获得更多的生命值和攻击力。
2. 技能熟练度:技能是王者荣耀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技能的熟练度直接关系到英雄的输出能力和战斗效果。因此,建议新手玩家优先提升技能的熟练度,掌握好每个技能的释放时机和效果。
3. 辅助队友:在王者荣耀中,团队协作是非常重要的。新手玩家可以通过辅助队友来提高团队的战斗能力,如保护队友、控制对手等。同时,通过与队友的配合,新手玩家也可以更快地提高自己的战斗能力。
综上所述,生命值、攻击力、防御力、技能伤害和暴击率等属性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新手玩家来说,建议优先提升生命值和攻击力等基础属性,同时注重技能的熟练度和团队协作。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不断提升,再逐步提升其他重要属性。
王者荣耀哪个属性最有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
王者荣耀基础属性概念一览最新
1.生命值
生命值,作为游戏中的核心属性之一,不仅承载着战斗胜负的判定,还为其他属性的衍生提供了基础。在MOBA游戏中,每个角色都拥有不同的生命值,它代表着角色的生存能力。当生命值归零时,角色即宣告死亡,而生命值满载则意味着角色处于最佳状态,难以被击败。因此,生命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角色在战斗中的持久性。
当然,游戏中的死亡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消亡,角色只是暂时无法操控。真正的胜负判定,往往涉及更为复杂的游戏机制。不过,生命值无疑是战斗中最直观、最重要的属性之一。
2.攻击力
攻击力,同样是战斗游戏中不可或缺的概念。它衡量了一个角色在不考虑其他防御属性时,对另一个角色所能造成的伤害程度。攻击力是游戏伤害机制的基础,与生命值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游戏的战斗体系。
然而,攻击力并非唯一的胜负因素。单凭高攻击力而忽视生命值的角色,在战斗中可能难以持久。同样,血量充足但攻击力不足的角色,也难以在单挑中占据优势。为了平衡各角色的表现,游戏设计者往往需要精心调整攻击力和生命值的比例。
3.战斗模型分析
设想一个回合制游戏,玩家可以自由分配属性点到生命值和攻击力上。如何分配才能最大化角色的战斗力?这需要根据角色的定位、技能以及游戏整体策略来综合考虑。通过不同的分配方案,我们可以探索出各种有趣的战斗模型,为玩家带来多样化的游戏体验。
深入思考后,我们会发现,无论我们如何分配属性,只要对手将119点属性全部投入到攻击力上,且我们并非先手出击,那么结果往往就是败北。这种一触即溃的游戏体验,实际上缺乏趣味性和挑战性。
因此,我们可以考虑调整规则,引入一个兑换比例,即每x点属性才能兑换一点攻击力,其中x大于1且为整数。那么,这个x值应该如何设定呢?
实际上,x值的大小会影响到极限转换攻击力的收益和战斗的回合数。x值越大,极限转换带来的收益就越低,战斗回合数相应增多;反之,则收益越高,战斗回合数减少,玩家的战斗体验也随之缩短。
在多数MOBA游戏中,x值通常设定为10倍以上,即生命值与攻击力的价值比例大于10.但不会超出太多。例如,《王者荣耀》中的装备红玛瑙,其价格为300.提供300点生命值,这意味着一点生命的价值为1.
而铁剑的价格为250.提供20点物理攻击,这意味着每点物理攻击的价值为12.5.相较之下,每点生命值的价值为1.因此每点物理攻击的价值是每点生命值价值的12.5倍。
而《英雄联盟》与《决战平安京》中的这一比例也约为13.进一步印证了《王者荣耀》的游戏节奏相较于这两款游戏更为迅速。为了控制游戏时长,这一比例维持在适中的水平。 接下来,让我们再次回到回合制游戏的讨论中。假设我们将x设定为10.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回合制战斗中通过合理分配属性来达到最优解。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引入两个角色A和B,并设定它们的生命值和攻击力。具体来说,角色A的生命值为H1.攻击力为U1.而角色B的生命值为H2.攻击力为U2.我们的目标是找出在何种情况下,无论先后手顺序如何,角色A都能战胜角色B。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如果角色A所能承受的攻击次数多于角色B,那么A就能确保胜利。这一规则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回合制游戏模型。 (向上取整)
角色B所能承受的攻击次数为: 即:角色B能够承受的攻击次数为:
(此处可接续具体数值或描述)
,以满足游戏或故事中的特定需求。
然而,若综合考虑先后出手的情境,并仅要求在A与B的单挑中,A的平均胜率不低于B,那么上述公式可调整为: 即:在A与B的单挑中,若要求A的平均胜率不低于B,且综合考虑先后出手的情境,那么上述公式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也就是说,在回合制单挑中,当角色的生命值与攻击力之积达到最大值时,该情景下的单挑状态即为最优。我们引入一个新概念——战斗力,并设定其为生命值与攻击力的乘积,即T=生命值×攻击力。战斗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角色在单挑中的强弱。进一步思考,生命值实际上代表了角色的生存时间,而生命值与攻击力的乘积则体现了在生存时间内所能造成的伤害输出。因此,战斗力越高,意味着在单位生存时间内能造成的伤害输出越多。 而,由于H和U的属性点均来源于初始的120点,因此可以得出以下关系: 这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当u=6时,方程达到最大值。这意味着在初始的120点属性中,将一半的点数分配给攻击,另一半分配给生命值,是最佳的策略。这种分配方式在各种情况下都适用,无论x取何值。
这个简单的模型推导出的战斗力公式,揭示了许多游戏内的规律。例如,在MOBA游戏中,单挑时攻防均衡的战士往往更占优势。而那些攻击力高的C位角色,则非常注重自己的输出环境,因为安全的环境能保证他们更长时间的存活,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射手在频繁受到攻击时,会选择出肉装的原因。
此外,王者荣耀中的攻击力分为物理攻击和法术攻击两种类型,同时存在物理伤害、法术伤害和真实伤害三种伤害方式。法术攻击也被称为“法强”。值得注意的是,攻击力主要反映英雄的数值特征,而伤害则更多地体现了实际作用效果。例如,大多数物理伤害都会受到英雄面板物理攻击的加成,但某些英雄的技能基础物理伤害很高,即使物理攻击不高,他们的技能所造成的物理伤害依然不容小觑。
这种攻击力和伤害分类的设计,无疑增加了游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物理伤害可以受到物理防御和护盾的抵挡,法术伤害则受到法术防御和护盾的影响,但真实伤害却能无视这些防御值和护盾(除了瑶的真实护盾)。这意味着,在造成相同伤害的情况下,不同的攻击方式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防御值在游戏中的作用和影响。
4. 防御值的分类与意义
在游戏中,防御值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物理防御和法术防御。这两种防御值的作用是提升生命值对特定伤害类型的抵御能力。物理防御,也常被称作“物抗”或“护甲”,主要用来减少物理伤害;而法术防御,即“魔抗”,则专注于抵御法术伤害。通过这两种防御值的提升,玩家可以有效地降低来自敌方的物理和法术伤害,从而在战斗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5. 防御值减免规则
在众多游戏中,防御值的设定各有差异。有些游戏采用直接相减的方式,即伤害值直接减去防御值;而另一些游戏则设定每点防御值能提供1%的免伤效果。特别是在MOBA类游戏中,防御值的减免规则通常采用以下公式:
减伤率 = (防御值 / (攻击力 + 防御值))× 100%
这个公式意味着,当攻击力一定时,防御值越高,减伤率也就越高,从而有效降低受到的伤害。 在《王者荣耀》这款游戏中,存在一个常量X,其值为602.该常量用于物理防御和法术防御的减免计算。通过观察不难发现,随着防御值的不断提升,免伤率的增长趋势逐渐趋于平缓。 抗性减伤曲线图
基于上述观察,我们可能会产生一种直觉:随着防御值的不断增加,其带来的免伤率增长将逐渐放缓,因此不必过度堆叠防御值。然而,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
6. 抗性收益的深入探讨
设想这样一个情境:一个拥有万血生命的坦克,正面临着一个物伤射手的普通攻击。坦克的当前抗性值为D,那么它能够抵挡多少物理伤害呢?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设定这个伤害值为X,并建立如下数学模型:
X * (1 - 免伤率) = 10000
这个公式揭示了抗性如何影响物理伤害的减免。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防御值的进一步提升,免伤率的增长会逐渐趋于平缓,这意味着过度堆叠防御值可能并不总是最优策略。 即,
在探讨抗性收益时,我们建立了这样的数学模型:X * (1 - 免伤率) = 10000.这个公式清晰地展示了抗性如何对物理伤害减免产生影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防御值的不断增强,免伤率的增长会逐渐变得缓慢,这提示我们,在追求防御值的过程中,可能并非一味地增加防御就能带来最优的收益。 可以看到,X与抗性D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在血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点抗性,所承受的额外伤害量是恒定的。这个X也被称作坦克的等效血量,它代表了坦克在面对物理伤害时能够承受的伤害量,仿佛坦克拥有X点血量和零抗性。
然而,在实际游戏中,坦克并不会一味地堆砌物理防御。这是因为游戏中还存在法术伤害和真实伤害,法术伤害需要堆魔抗来抵御,而真实伤害则需血量来支撑。此外,适当地增加血量可以使每点抗性发挥更大的作用。
现在,我们进一步探讨一个具体场景。假设你是一个拥有万血肉盾的角色,不幸被困在一个空间内。该空间每秒钟会对你造成1000点的持续伤害,其中物理伤害与法术伤害的比例为4:1.你的抗性总值可重新分配为1000.那么如何分配才能最大程度地延长生存时间呢?
从直觉上看,可能我们会倾向于将大部分甚至全部抗性分配给物理防御。但具体应该如何分配呢?我们可以观察到,物理伤害在总伤害中占据较大比例,因此,全部换成物理防御或许能提供更长的生存时间。然而,是否存在更合理的分配方案呢?
实际上,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为如何通过抗性分配来最小化每秒钟1000点伤害的影响。我们不妨设定分配X点物理防御和Y点法术防御,然后计算每秒实际造成的伤害量。 实际上,我们需要求解的是以下表达式的最小值:
该表达式可以等价地转化为: 根据柯西不等式,我们有:
在满足某些特定条件时,柯西不等式能取得最小值:
在满足某些特定条件时,柯西不等式能取得其最小值。这些条件包括:
此外,柯西不等式在数学和其他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各种问题。 在满足某些特定条件时,柯西不等式能取得其最小值。这些条件包括:当X和Y的数值达到特定范围时,不等式达到最小值。此时,Y的值为132.7.X的值为867.4.取整数后,Y=133.X=868.在此分配策略下,最小伤害约为492.
如果我们仅凭直觉按比例分配,最终算出的伤害值为494.与最小伤害值相差无几。若全部换成物抗进行计算,结果为500.6.差距也在可接受范围内。而简单的平均分配方式,算出的每秒伤害为546.3.差距则相对较大。
由此可见,凭借直觉和基础思考,我们往往能找出相对正确的方向。那么,为何作者要举这样一个情景例子呢?因为在游戏中,物理伤害的英雄占据多数。除了中单通常是法术伤害外,其他位置的角色都以物理伤害为主。因此,在坦克的推荐出装中,法抗装备往往只有一件且位置靠后,这主要是由于游戏中的法伤比例相对较低。同时,我们也可以观察到,英雄的基础属性面板中,物抗的基础值和成长值都高于法抗。
此外,还有几个关键的攻击性属性值得关注,包括攻速等。
7. 攻速的定义与作用
“攻速”即攻击速度,是衡量英雄普通攻击快慢的重要指标。在英雄面板中,这一属性通常以“攻速加成”的形式呈现,它与“攻击速度”有所不同。在下文中,如无特别说明,“攻速”均指“攻速加成”。当攻击速度为0时,意味着该英雄无法进行普通攻击;而攻速加成为0.则表示英雄的攻击速度为最原始状态,即便如此,他们仍然可以进行平A。
8. 攻速阈值与平滑攻速机制
在《王者荣耀》中,攻速机制经历了从攻速阈值到平滑攻速的转变。在S30赛季之前,攻速阈值机制较为复杂,意味着英雄达到特定阈值时,攻速才会发生实际变化。而在S30赛季后,这一机制被替换为平滑攻速,即每点攻速的增加都会直接反映在实际攻击速度上。
若要深入了解攻速阈值的具体内容,可参阅相关文章,如知乎用户bigfun毕方所著的《攻速阈值详解》。文章中详细剖析了攻速阈值的原理,包括攻击间隔、帧数等关键概念,为我们揭示了这一隐藏属性的神秘面纱。
9. 攻速加成与实际攻速的关联
在探讨攻速机制时,我们不得不关注攻速加成与实际攻速之间的紧密联系。那么,这两者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呢?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这种关系,我们可以以模型E为例,尝试将其“攻速”和“每分钟攻击次数”这两项数据转化为散点图的形式进行呈现。这样,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看到攻速加成如何影响实际攻速,进而为玩家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除了0至1%的攻速变化相对较快外,其余大部分攻速增长都是线性的,且增长速度会随着攻速的提升而逐渐放缓。
尽管S30赛季已取消了攻速阈值,但我们在此深入探讨它仍有其意义。因为公告中明确指出,优化后的攻速阈值收益保持不变,即“卡阈值”的技巧仍然有效。这意味着,尽管取消了阈值限制,但攻速模型本身并未改变,且攻速加成越高、收益越低的特性依然存在。只不过,现在两个阈值之间的攻速也能带来相应的收益了。
在原先存在攻速阈值的情况下,当英雄的攻速达到某个特定值时,其攻击次数会获得显著提升。然而,在攻速阈值被取消后,尽管两个阈值之间的攻速也能带来相应的收益,但整体而言,这一特性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取消攻速阈值后,虽然两个阈值之间的攻速仍能带来收益,但整体而言,这一特性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实际上,攻速模型依然存在,不同英雄的攻速收益仍会因其所采用的攻速模型而有所不同。
10. 攻速保护与攻速上下限
低攻速保护机制:当攻速降至0以下时,攻速减少的效果会衰减50%。这一机制是在S30赛季新增的,旨在防止英雄在攻速过低时出现不良手感。
攻速计算方式: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攻速,都是直接进行算术运算。例如,一个英雄的初始攻速为50%,如果装备了一个增加10%攻速的匕首,同时又被敌方英雄的技能减少了30%攻速,那么他的最终攻速将是(50%-30%+10%)=30%。
攻速加成限制:攻速加成的上限是200%,而下限是-50%。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攻速达到上限后,将无法再继续增加;而当攻速低于下限时,英雄的攻击速度将会受到影响。
11.暴击特性
暴击是指普通攻击时触发的超出基础伤害的额外伤害。它包含两个关键属性:暴击率和暴击效果。暴击率代表触发暴击的概率,其上限为100%;而暴击效果则是触发暴击时所造成的伤害比例。
对于大多数英雄来说,暴击效果的比例是200%,但也有一些英雄如阿珂和孙悟空,他们的初始暴击效果比例较低。因此,在选择装备和铭文时,这些英雄可能需要特别考虑如何提升他们的暴击效果。
12.暴击伤害计算
在计算暴击伤害时,我们通常需要考虑攻击力、强化平A的额外伤害加成、暴击率以及暴击效果。不过,具体计算公式可能会因游戏版本和英雄特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实际游戏中,玩家可以根据游戏提供的计算工具或公式来了解每次攻击可能造成的实际伤害。 能够享受全额暴击的强化普攻并不多见,通常这与英雄的独特机制紧密相关,例如孙悟空和鲁班七号。而大多数情况下,强化普攻只能造成部分暴击效果。这一机制是在一次游戏更新公告中得以明确。
在游戏中,有一个重要的公告需注意:只有那些具有1.0ad加成的部分,才能享受到暴击的收益。这一机制对于射手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暴击和攻速是他们在后期能够造成高额伤害的关键。在后期,一个射手的普通攻击伤害,在不依赖技能的情况下,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攻速、暴击与攻击是构成射手伤害核心的三大要素,它们相互乘积,共同推动了射手伤害的显著提升。因此,后期的射手能造成如此巨大的伤害,背后的原因正是这三者的协同作用。相比之下,技能流的战士或刺客,其伤害主要受攻击力和等级影响,攻速和暴击对他们而言意义相对较小,其伤害增长可视为线性的。而射手的伤害增长,则呈现出多项式级别的飞跃。 在Moba游戏中,射手通常被视为后期的核心角色,前期相对较弱;而刺客或战士则主要在前中期发挥优势。此外,穿透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机制。穿透分为物理穿透和法术穿透两类,它们能减少敌方的抗性,从而提升射手和法师的伤害输出。穿透又可分为固定穿透和百分比穿透,前者如铭文中的百穿和暗影战斧的穿透,后者如破晓和碎心锤。了解并合理运用穿透机制,对于提升射手和法师的伤害至关重要。 在Moba游戏中,穿透机制的计算顺序是先固定穿透再百分比穿透,且穿透效果无法使抗性降至0以下。对于穿透装备的选择,刺客在面对脆皮敌人时,适合选择增加固定穿透的装备;而面对肉盾敌人时,则更适合选择提供百分比穿透的装备。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具体计算来找到不同装备选择的临界点。例如,在考虑暗影战斧和碎心锤的选择时,可以通过假设对方的抗性为X,来计算选择不同装备后敌人剩余的抗性,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选择碎心锤:
在面对敌人时,如果预期对方的抗性较低,那么选择碎心锤可能更为合适。这是因为碎心锤的穿透效果与敌人的实际抗性相关,而在抗性较低的情况下,其穿透效果能够更加显著。当然,具体的选择还需要根据游戏进程和敌人情况来综合判断。 把握穿透临界点 在游戏中,选择碎心锤时,我们需要关注一个重要的临界点。这个临界点指的是敌人的抗性值,当敌人的抗性低于这个临界点时,碎心锤的穿透效果将变得尤为显著。因此,在做出选择前,我们应当仔细评估游戏进程和敌人情况,以把握这个关键的穿透临界点。
13.即:
在把握穿透临界点时,我们需要明确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个概念就是“即”,它表示的是紧接前文所述的直接结果或进一步的发展。在此情境下,“即”意味着一旦敌人的抗性值低于我们所关注的临界点,碎心锤的穿透效果将立即显现,从而为我们带来显著的战斗优势。因此,在游戏中做出选择时,我们必须时刻关注这一关键概念,以确保能够充分利用碎心锤的穿透能力。 所以,在面对不同抗性的敌人时,我们应灵活选择装备。当对面抗性小于525时,暗影战斧的减抗性效果更显著;而一旦敌人的抗性超过这一临界点,碎心锤则能发挥更大的穿透作用。当然,实战中我们无需繁琐计算,只需观察对面阵容和装备,便可大致判断何时选择何种装备。
此外,攻击距离也是选择装备时需考虑的重要因素。根据英雄的平A距离,可分为近程和远程两类。近程英雄的平A通常具有较小范围伤害,而远程英雄则多以单点伤害为主。因此,在选择装备时,需根据英雄类型和定位来做出最适合的选择。
同时,与生命值相关的机制如护盾也需我们深入了解。护盾能直接替代血条承受伤害,并继承英雄的抗性和免伤,有效保护英雄免受伤害。但需注意,攻击护盾的伤害无法吸血,且真实伤害能无视护盾。另外,真实护盾这一独特机制在游戏中仅存在于瑶的技能中,能抵挡包括真实伤害在内的所有伤害。
最后,减伤和减输出也是我们需关注的重要概念。减伤作用于自己,提升生命值的价值;而减输出则作用于敌人,降低其输出能力。两者在游戏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战斗挑战。 例如,当老夫子遭遇妲己的三、二技能连击时,若他在妲己的二技能释放前开启了满级的二技能(拥有65%的减伤效果),由于妲己的被动技能会抵消目标法抗,原本应造成1000法伤的二技能,在减伤作用下仅能造成350点伤害。
再如,项羽对后羿使用满级二技能后,后羿在一段时间内所有输出将降低45%。若此时后羿攻击老夫子,且老夫子开启了二技能,那么实际打在老夫子身上的伤害将仅剩原本的0.1925%。
在计算减伤与减输出时,需注意以下几点:减伤与减伤之间、减输出与减输出之间均是叠加关系,而减伤与减输出之间则是乘积关系。这两种效果的上限均为90%。至于抗性的计算顺序,则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先算或后算。
此外,王者中还存在一种独特的固定减伤机制——格挡,目前仅铠角色拥有此能力。在计算伤害时,应先进行减伤计算,再将结果与格挡值相乘。因此,最终的伤害计算公式为:H = H0 * (1 - 减伤率) * (1 - 格挡率),其中H为计算了抗性之后的伤害,H0为最终打在身上的伤害。 吸血/回血
在王者荣耀中,吸血机制按照伤害类型可分为物理吸血和法术吸血,同时根据触发方式又可分为平A吸血和技能吸血。物理吸血主要依赖于平A,而法术吸血则可以通过平A或技能触发。
英雄的吸血属性在未受到吸血技能影响时,其面板数值通常保持为0%,不会随等级提升而改变。要获得吸血属性,通常可以通过搭配铭文或选择特定装备来实现。
关于平A吸血,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平A命中多个目标还是单个目标,吸血量计算时只会参考其中一个目标。对于远程英雄的穿透平A,通常会以最近的目标为准进行计算;而近战英雄则可能需要根据设置中的优先攻击设置和锁敌原则来确定。
此外,物理吸血仅适用于物理普攻,如末世的百分比被动和宗师之力、冰痕之握的强击等效果无法享受物理吸血。相比之下,所有法术伤害都可以享受法术吸血,但技能法伤和装备法伤只能享受半额法术吸血,而平A法伤则可以享受全额法术吸血。
技能吸血方面,基本上属于法术型吸血,并存在一定的衰减。对于法师的技能吸血衰减比例,通常遵循以下原则:单体技能100%不衰减,小范围技能衰减50%,大范围技能衰减35%。但需注意,并非所有英雄都严格遵循这一原则,且小范围与大范围的界定也并非总是明确。大多数法师的技能吸血似乎都衰减一半。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也存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的吸血效果为100%和35%的情况。
没提到的基本上都是50%的吸血效果。
但需注意,由于之前的数据可能已过时,且随着新英雄的加入和版本变更,某些数据可能已不准确。建议对感兴趣的英雄在训练营中进行实测,例如我曾亲自测试过的妲己。
尽管吸血有时会衰减,但它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与造成的伤害量成正比。从字面意思理解,吸血是将敌人血条的减少部分吸收并转化为自己的血条。因此,对护盾造成的伤害并不计入吸血范畴。
由此,我们可以根据概念轻松区分技能是否属于吸血技能。例如,杨戬的大招显然是吸血技能;而曹操的大招更倾向于回血技能,因为其回血量固定,不与伤害挂钩,攻击敌人仅作为回血的触发条件。至于猪八戒的被动,我倾向于将其归类为回血,因为它并不依赖对敌人的高伤害,而是根据面板伤害来恢复血量。
在数值上,物理吸血的上限为100%,而法术吸血的上限为48%。
接下来是回血。与吸血不同,回血并不直接与对敌人的伤害挂钩。通常,回血量取决于基础值、生命值和攻击力加成。在英雄属性面板中,每5秒的回血量是一个关键指标,而每个英雄还拥有一个独特的恢复技能。值得注意的是,每5秒的回血虽然量小,但它不会被打断,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而恢复技能则可能被防御塔和敌方英雄打断。
一般来说,吸血更适用于具有一定输出能力的英雄,而回血则常用于坦度较高的英雄。这两种机制都能提升英雄的续航能力,使血条得到更高效利用,进而提升战斗中的扛伤能力和整体战斗力。
此外,还有装备如不死鸟之眼能提升吸血或回血效果,同时也有英雄如白起和芈月能提升治疗效果(在王者荣耀中,治疗效果通常指吸血和回血)。另一方面,重伤是一种可以克制回复效果的机制,代表英雄有哪吒,代表装备有制裁和梦魇。需注意的是,多个重伤效果和多个回复增益效果的计算都是叠加的。 最后,我们来统一计算重伤和治疗增益的效果。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探讨其他与技能释放相关的属性。
首先是法力值或蓝量。在游戏中,大多数英雄释放技能都需要消耗蓝,也就是法力值。不同的英雄有不同的回蓝手段,包括自动回蓝、恢复技能、塔下血包,以及装备和蓝buff的加持。回蓝的形式也有所不同,有的是固定值回蓝,如装备中的小项链和法穿鞋,有的是百分比回蓝,如圣杯和蓝buff。
另外,还有一些英雄并不依赖蓝量,而是需要能量条来释放技能。这些英雄的属性面板中会显示每5秒回能量的数值。
再者是冷却缩减,也被称为cd缩减。当技能释放完毕后,会有一段时间无法再次使用,这段时间被称为冷却时间或真空期。冷却缩减属性能够缩短这个冷却时间。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大多数冷却缩减以百分比形式呈现,但也有一些英雄的技能可以实现减固定冷却时长的效果,例如马超的被动和貂蝉的二技能。在计算多个冷却缩减时,其效果是相加的。对于那些以技能流为主的刺客战士或中单工具人来说,冷却缩减属性显得尤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冷却缩减的上限为40%。
最后,我们还要考虑其他属性,如移速。在游戏中,移速不仅影响英雄的行动速度,还可能对其生存和输出能力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选择装备和搭配技能时,移速也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 移速,即移动速度,是衡量英雄在游戏中行动快慢的重要指标。移速不仅直接影响英雄的行动效率,还可能对其生存和输出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制定游戏策略和选择装备时,移速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考虑因素。
那么,移速这个数值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它实际上代表的是英雄每秒能够移动的距离。例如,428移速意味着英雄每秒能前进428码。或许你对“码”这个单位不太熟悉,但只要知道一个闪现的距离大约是400码,而后羿的普攻距离能达到800码,这样就能有个直观的认识了。
在游戏中,移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属性。它不仅影响着英雄的支援、逃跑、发育和滚雪球等能力,还是制定游戏策略和选择装备时不可忽视的因素。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移速的计算规则。 在了解如何计算移速之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游戏中的移速机制。官方为了优化玩家的游戏体验,精心设计了一套移速机制。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一机制的具体内容。 并且,在探讨游戏中的移速机制时,我们需留意到移速的上下限。移速的上限设定为800.而下限则为125.这样的设计旨在为玩家提供更加流畅且富有挑战性的游戏体验。
例如,对于基础移速为370的裴擒虎,若受到50%的减速效果,其移速将计算为185.根据上述公式,实际移速应为0.5×185+125=217.5.四舍五入后为218.但根据定义,当移速低于250时,减速效果仅生效50%,这意味着部分移速会得到恢复。因此,实际计算过程应考虑这一因素。 185加上(250减去185)再乘以0.5.得到的结果是185加上0.5乘以65.最终等于217.5.这个计算过程是正确的。
接下来,我们要谈谈韧性。韧性是一种可以减少控制和减速持续时间的属性。需要注意的是,某些压制类控制以及老夫子的大招、金蝉的一技能是无法通过韧性来减免的。韧性被视为一种非常珍贵的属性,因为增加韧性的唯一来源是抵抗鞋。因此,在选择鞋子时,抵抗鞋往往是一个不会出错的选择。
此外,有些英雄如曹操和杨戬拥有额外的增加韧性的机制。同时,多个韧性效果是可以直接相加的,而韧性的上限则是60%。
王者荣耀普攻大小怎么调王者荣耀的游戏界面布局,调整技能按键大小有利于平时更高效地进行对局,或是减少在游戏中的失误。王者荣耀技能按键……
王者荣耀怎么缩小技能按键在王者荣耀的对局中,按键的大小对操作手感影响很大,召唤师可能会因为设备大小已经手指粗细,让操作手感变得更差……
王者荣耀技能按键大小调多少合适如果你是《王者荣耀》的新手玩家,面对那些初次看似复杂的按键和圆盘,可能觉得不太适应。别急,接下来我会……
王者荣耀技能按钮大小正确调法 王者荣耀技能按钮大小正确调法是什么
王者荣耀技能按钮大小正确调法王者操作键怎么设置进入游戏后,点击设置,选择操作设置。进入后会显示基本操作模式,分为三种模式:自由攻击……
韭游网为单机游戏玩家提供免费单机游戏大全中文版下载、游戏网址导航、游戏产业交易、最新单机游戏业界动态、国内外单机游戏下载、单机游戏补丁、单机游戏攻略秘籍、单机游戏专题等内容。